最近,南海、黄海、北部湾的天空上云起风涌,连着发出好多航行警示,沿海几个重要海域划入军事禁区,管制时间从十月下旬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中旬。
这次可不是普通的例行练习,而是一连串紧密衔接、极具针对性的军事安排。
几乎在航行警告一发出,美、菲、日、澳、法五个国家就在南海展开代号为「ANNUALEX 25」的联合军演,多个国家的舰船在海域里密集布阵,战斗机也频繁起降,动作不断升级,场面紧张得很。
外界还在猜测接下来怎么走,解放军的反制措施已经全面跟上了,这场关于区域安全领导权的角逐,也算正式拉开帷幕。
领空挑衅
这次海空对峙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十月初,十月六日到十七日,美国和菲律宾率先在菲律宾西部海域展开了“萨马萨马2025”联合军演,期间,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也以参与或旁观的方式加入了进来。
演习地点靠近南海有争议的海域,参加的军队阵容也很强大,比如菲律宾的“安东尼奥·卢纳”护卫舰、美国的“辛辛那提”濒海战斗舰,还有日本的“大波”驱逐舰之类的主力舰艇。
演习的安排越来越明显地展现出军事上的用意,刚开始的时候,用反海盗、救援这些普通的任务蒙混过关,接着速战速决地升级到反潜、防空、水面作战之类的高强度实战内容,场景也直奔复杂海空对抗的实际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利用军演的契机,一直在加强在菲律宾的军事布局,现已开放了9个军事基地,而且还部署了“堤丰”中程导弹和NMESIS岸舰导弹,这些装备的射程正好覆盖台海重要通道,明显带有明确的战略指向。
萨马萨马2025军演刚结束没几天,10月20日,美日澳加菲五国又在日本东海和西太平洋海域展开了ANNUALEX 25联合军演。此次演习规模更大,参加的兵力达到5.8万人,包括美军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和日本横须贺号两栖登陆舰等核心作战平台都亮相。
和上次比,ANNUALEX 25这次特别强调各种军事力量的协同作战和实战反应能力,演习范围还直接包括了黄岩岛附近的海域,这可算是在跟咱们中国的利益直接碰面。
10月25号,菲律宾那边搞了个横冲直撞的动作,局势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两架菲方侦察机突然闯进黄岩岛领空,想要偷偷摸摸地打探咱们的防御布置。中国海警也不是吃素的,立马采取行动,把他们赶出了海域。这种明目张胆的挑衅,成了引爆事态升级的导火索,也引来了解放军的强力反制。
南海亮剑
10月26号,解放军南部战区一听到消息,立马做出了反应,宣布在黄岩岛西南那片海域划了个临时军事禁区,当天中午到晚上7点,进行实兵实弹演练。这时间点挑得挺有讲究的——正好在ANNUALEX 25联演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正值多国联合军演的收官时,趁着这个节点出招,显得特别有战术上的意味。
演习现场,歼击机挂载实弹一跃而起,飞上天去巡航,护卫舰提前到达预定的海域展开警戒,防空雷达和岸基火力系统联袂搭建出一层立体防御网络,实弹射击时都准得不得了,精准命中海上目标,打造出了一整套侦察、预警、打击的闭环体系。
这次演习不仅是对菲律宾挑衅领空的直白回应,也是在向所有参加联合军演的国家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在中国家门口的任何军事挑衅,都会得到及时而平等的反制。
就在紧张局势逐渐升温的时刻,南海上空突然出现了令国际舆论关注的意外事件。10月26日下午,在距离黄岩岛东部120海里水域,美国尼米兹号航母附近,短短半个小时内连续发生了两起军机坠海事故。先是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失控坠海,幸亏三名机组人员成功获救;接着,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执行任务时发生事故,两位飞行员弹射逃生。
两架飞机的总价值超过1亿美元,发生事故的地点正是在中美海空对峙的核心敏感区域。美国海军虽说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但外界普遍认为,美军在西太平洋的长期高强度部署,已经引发了舰员疲劳、装备老化、维护不及时、训练不足等问题的集中爆发。有些观点还提到,美军航母在中方紧密监控下不断行动,人员压力一下子飙升,操作失误的可能性也变得更高了。
事故的直接后果挺明显,10月28日,美军宣布“尼米兹”号航母编队停止任务,掉头返航了,根本没准备什么舰载机打捞方案,这让它在南海的军事存在短时间内变得空空荡荡。
那天,一边是中美在马来西亚搞经贸谈判,刚开始美方态度还挺强硬,甚至还威胁要对芬太尼征关税。等到航母出事消息传出来后,美方立刻变得温和了不少,最后还答应把打击芬太尼和关税问题分开处理。
这次态度的转变,反映出美军在南海的威慑力受到了影响。事故发生时,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全程盯着坠机的全过程,北海海事局也同步宣布了北部湾的军事训练禁令,整体掌控了局势。要是美军在经贸方面继续施加压力,就会陷入军事行动和外交谈判双重被动的尴尬境地,这种局面让美国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立场。
全域联动
解放军的动作可没局限于南海这块地方,10月27日,央视公布了东部战区派出的轰-6K轰炸机绕台飞行的训练画面,飞行员在视频里一眼就能看到“台湾海岸线清楚明了”,显得非常直观,说明这些战机已经飞到台岛附近的空域执行任务。同一天,东部战区还公布了一场大型联合演习,歼-10C战机组队配合轰-6K一起进行抢滩登陆的训练,几十辆两栖战车在滩头火力全开,火炮精准打击目标,场面相当气派。
这些军事行动和之前吉林一号卫星公布的资料呼应得挺贴切的。在台湾光复80周年这个特殊时间点,吉林一号还发布了台岛的高清影像,不光把阿里山、日月潭这些著名景点拍得很清楚,还仔细标出了台军的基地、军机和坦克阵地等军事要点,更显出解放军对整个台岛的全方位监控水平。
科技的推动让军事行动变得更有震慑力了。央视《军事新闻》10月24日播出的演练画面中,72集团军的黄草岭英雄连在抢滩登陆时,首次大量使用四足机械狗来执行作战任务。这些机械狗配备了191步枪、爆破筒或者后勤物资,能先一步冲进敌人的火力网,清理滩头的障碍,还能吸引对方的火力,极大地减少士兵的伤亡风险。
以前的登陆作战啊,士兵们得硬碰硬面对敌人的多层火力网,伤亡那些事儿几乎常有。而如今,解放军正搞出一个“少兵力配大量无人装备”的新套路,打造着一套全新的两栖作战体系。除了四足机械狗之外,无人机群、无人潜航器、电子战系统啥的高科技装备也全都加入到作战链中,形成了一张“科技围堵网”。这套路不仅让作战效率嗖嗖地涨,还让传统的防御体系变得不那么好对付。
这边啊,三条禁航令对应的那三场军演,在地理位置上串联出一套战略布局。10月24到30号,黄海那会儿搞的大规模实兵演练,主题是“在敌人率先开火之后的反击作战”,主要练那种被动情况下快速扭转战局的本事;而10月27号开始的北部湾实弹射击训练,则瞄准中国西南沿海的重点区域。
宁波象山沿海那次的军事演习,直接护卫住长三角经济核心区。三场演练沿着南北方向排成一线,形成一套完整的沿海防御体系和威慑网,展现出中方在多方向同时应付各种挑战的能力。
这种全景式的演练,正好是对外部力量军事封锁的一个回应。近年来,美军不断扩大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规模,打造世界上最大的预备仓库,还部署无人潜航器和核潜艇,想要增强水下侦察和攻击的能力。
为应对这一局势,中国海军有的放矢地加强了反潜、电子战和信息化作战的水平。南部战区海军最近安排了好几批舰艇,进行实战操作,比如使用武器、海上补给,甚至联合训练啥的,内容挺丰富,范围也挺广,从非战争的军事行动到激烈的对抗,都有涉及。
小结
从南海对峙到台海震慑,解放军的动作一个接一个,明显显示出战略主动权早已握在手中。那五国联军想在南海搞个“撑腰”的局面时,三条禁航令配合多次军演,搭建起挺坚实的防御网,再加上科技加持的作战体系,就形成了强有力的战略威慑。就像外交部回应美国关心的台岛演习时说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来干涉都不得逞。
如今,台海和南海的局势,已经不允许外部势力随意干预。从太空卫星到海底装备,从传统火力到智能无人系统,解放军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域、随时响应的防御和打击网络。外来的军事炫耀和“台独”分子的小动作,终究难以动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即使风浪再大,也撼不动这一艘推动统一的大船。
根据新华网客户端《连坠两机,“尼米兹”号航母落幕之旅陷尴尬》的报道,有关尼米兹号航母的行动过程出现了不小的尴尬情况。与此同时,环球网的消息指出,在南海某海域,展开了多项海上训练,课目丰富。而澎湃新闻则提到,美日菲三国在南海举行了多国联合演习,专家认为美方不断推进南海的军事化,已成为当前地区最大的风险点。此外,环球时报报道指出,近期在渤海海峡和黄海北部,连续发布航行警告,相关海域正在执行多项军事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