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游戏公司,做啥啥不行,坑钱第一名?
说白了,就是姿态不对。
他们总在两种精神分裂的状态里反复横跳:要么是cosplay前朝皇帝,妄想在一座名为“情怀”的紫禁城里再捞个五百年;要么是cosplay革命领袖,然后扭头就把延安根据地的父老乡亲忘得一干二净。
这两种姿态,都通向一个结局——坟头草三尺高。
一个游戏公司,或者说任何一个内容创作者,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你技术有多牛逼,美术有多顶配,宣发有多会吹。
而在于你如何处理与“过去”和“未来”的关系。
过去,是你赖以起家的那个经典IP,那个让你一战成名的“紫禁城”。
未来,是那些陪你从内测走来的核心用户,那些把你抬进城的“延安乡亲”。
处理不好这两者的关系,你做出来的东西,本质上就是一坨包装精美的赛博垃圾。而历史上,早就有人把最优解给你摆在脸上了,可惜大部分人都看不懂。
一
我们先聊聊“紫禁城”的问题,也就是怎么对待你的“功成名就”。
很多公司,尤其是做出过一两款爆款游戏的公司,特别容易陷入一种“紫禁城陷阱”。他们觉得,我既然已经打下了江山,那这金銮殿自然就是我的了。于是乎,他们的所有续作、所有新项目,都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爹味儿”。
他们不是在做新游戏,他们是在“登基”。
他们会把前作成功的系统,原封不动地搬过来,换个皮,美其名曰“继承经典”。说白了,就是懒。
他们会把前作氪金最狠的模式,变本加厉地塞进去,告诉你这是“成熟的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贪。
他们会躺在前作的功劳簿上,拒绝任何颠覆性的创新,因为创新意味着风险,而皇帝是不需要冒险的。说白了,就是怂。
这种公司,就像一个住进了故宫的皇帝,每天想的不是怎么让天下百姓过得更好,而是怎么保住自己的龙椅。他们的游戏,UI越来越像,系统越来越像,甚至连坑钱的套路都越来越像。玩家在里面玩,感觉不像是在体验一个新世界,更像是在一个熟悉的牢笼里,换了个姿势坐牢。
而真正的高手是怎么做的?
是“三过紫禁城而不入”。
什么意思?就是我承认你这个“紫禁城”在建筑学上的牛逼,我承认你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巅峰,我甚至可以绕着你的城墙走上三圈,研究你的斗拱,欣赏你的琉璃瓦,把你的美术风格和历史底蕴学个通透。
但我,绝不踏进你的金銮殿一步。
为什么?因为那个地方,象征着一种旧秩序,一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逻辑。在游戏里,这就叫“版本陷阱”和“设计惯性”。一旦我坐上了那个王座,我就会不自觉地成为旧秩序的维护者。我会被那些陈旧的系统、腐朽的数值和庞大的路径依赖所绑架。
我不是来当皇帝的,我是来建立一个新世界的。
所以,我尊重你的历史,但我唾弃你的规则。我会把你的美学,你的文化内核,抽象出来,融入到一个全新的、属于人民的、属于玩家的框架里去。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彻底和过去切割的姿态。我是说,这是一种公开处刑,告诉所有人,旧时代的船票,登不上我这条新船。
(插一句,这种决绝,在今天这个恨不得把一个IP敲骨吸髓榨干到最后一滴血的时代,简直是神迹。)
你看那些伟大的游戏系列,《塞尔达传说》从2D到3D再到开放世界,除了几个核心符号,每一作都是对过去的颠覆;《生化危机》从固定视角到越肩视角再到第一人称,每一次都是推倒重来。
他们是在故宫的城墙上散步,吸收灵感,然后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去盖人民大会堂。
而那些失败者呢?他们冲进故宫,抢着穿上龙袍,然后发现,那身衣服,早就被历史的蛀虫啃得千疮百孔。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二
聊完了“紫禁城”,我们再来聊聊更要命的“延安”问题。
如果说“紫禁城”考验的是一个开发者的“革命性”,那“延安”考验的就是他的“良心”。
什么是“延安”?
是你游戏还没上线时,最早的那批核心粉丝群;是你开搞“抢先体验”时,陪着你修了一万个BUG的天使投资人;是你穷得叮当响,靠爱发电时,在各个社区帮你免费宣传的自来水。
他们,就是你的“延安乡亲”。
没有他们,你根本走不到可以看见紫禁城城墙的那一天。
但魔幻的地方就在于,无数的游戏公司,在功成名就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刺“延安”。
他们是怎么做的?
最常见的一种,叫“探亲式骚扰”。
公司做大了,想起来自己还有这么一批核心用户,得“回馈”一下。于是乎,CEO、制作人,带着市场部、公关部,浩浩荡荡地“重返延安”。他们搞线下见面会,发点不值钱的周边,拍几张大家笑得很开心的照片,然后回去发通稿,标题都想好了——《XX游戏不忘初心,与核心玩家共创未来》。
这一套操作下来,当地的“父母官”(核心群群主、社区版主)为了迎接“领导视察”,得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组织人员,维持秩序,甚至还得筛选一下发言的玩家,确保场面上一片和谐。
整个过程,除了让公司拿到了一堆公关素材,让领导满足了衣锦还乡的虚荣心,对“延安”的父老乡亲们有任何实际好处吗?
没有。
反而给人家添了一堆麻烦。
真正有良心的做法是什么?
是“我心里装着你,但我绝不回去给你添麻烦”。
我功成名就了,但我永远记得延安的米,南泥湾的歌。我不会忘记是你们用小米加步枪,把我抬到了今天的位置。
但正因为如此,我才不能回去。
因为我知道,我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了。我回去一趟,地方上要层层接待,安保要里三层外三层,你们本来在快乐地锄大地、打副本,结果为了迎接我,服务器都得专门为你开一条VIP通道,正常玩家的游戏体验都会被影响。
这不叫探亲,这叫扰民。
那我该怎么回报你们?
不是回去跟你们握个手,而是把全国的经济都搞上去。我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游戏的更新和优化中去,让服务器更稳定,让BUG更少,让所有玩家——无论是“延-安”的,还是“北-京”的,“上-海”的——都能玩得更爽。
当整个游戏世界都变得富饶,当所有玩家都安居乐业,那才是对“延安乡亲”们最好的报答。
而不是带着愧疚和作秀的心态,回去看你们还在吃糠咽菜,然后含着泪说一句“我对不起你们”,接着拍拍屁股走人。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这种“不回去”的牵挂,是一种更高级、更深沉的责任感。它把对一小撮人的感情,升华成了对所有人的承诺。可惜,能理解这一层的制作人,凤毛麟角。他们更喜欢那种前呼后拥的“教父感”,那种被核心粉丝顶礼膜拜的虚荣。
三
所以你看,事情的本质一下就清晰了。
一个游戏公司会不会死,怎么死,从它对待“过去”和“未来”的态度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对待“过去”,也就是那个功成名就的“紫禁城”,你是选择冲进去当皇帝,躺在旧秩序的尸体上吸血;还是选择站在城墙上,看完风景,然后扭头去创造一个属于未来的新世界?
对待“未来”,也就是那些支持你的“延安乡亲”,你是选择在功成名就后,回去搞一场大型cosplay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打扰所有人的生活;还是选择把这份思念埋在心里,化作更大的责任感,去为所有人建设一个更好的世界?
前者,决定了你的上限,决定了你到底是个重复自己的工匠,还是个开天辟地的艺术家。
后者,决定了你的下限,决定了你到底是个有良心的正常人,还是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可悲的是,环顾我们今天的游戏圈,我们看到的是一大群“住进了紫禁城”的皇帝,和一大群“衣锦还乡”的乡贤。
他们热衷于给十年前的游戏做一次又一次的高清复刻,每一次复刻都阉割一点内容,再加一点新的氪金点。他们住在华丽的宫殿里,把玩家当成予取予求的太监。
他们也热衷于搞各种华而不实的玩家见面会,请一堆KOL和核心粉头,大家一起商业互吹,其乐融融。但一回到公司,面对普通玩家提出的BUG和建议,他们却装聋作哑,因为伺候好“延安”的几个代表,远比改善全国人民的生活要容易得多。
最终,玩家们会发现,这个皇帝,还是那个皇帝。这个江山,也还是那个江山。
革命了,但又没完全革命。
于是,大家累了,倦了,麻木了。
然后用脚投票,去找下一个真正想建“新中国”的人。
历史,就是这么个循环。很残酷,但也很公平。
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