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国十大富豪,李嘉诚位列第九,马云未上榜
发布日期:2025-07-11 14:50:05 点击次数:123

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国十大富豪,李嘉诚位列第九,马云未上榜

2025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新鲜出炉了。

没啥意外,53岁的埃隆·马斯克又一次成了全球首富,真是第四次拿下这个位置了。

相比之下,比尔·盖茨则跌到了第十位,富豪圈的竞争真是相当激烈。

在中国的富豪榜上,曾经的亚洲首富李嘉诚及其儿子,现在也已经掉出全球前50名了。

经过多年的洗礼,中国首富的位置终于迎来了新的掌门人。

10. 李书福家族(吉利控股)

富豪榜上的第十位是李书福家族,财富达到1700亿人民币。

李书福和他的儿子李星星,简直是家族财富的两大“引擎”。

李书福直接握有吉利控股集团大约40%的股份,主导着公司的发展轨迹。

李星星真厉害,年纪轻轻就升任吉利集团的副总裁,帮忙老爸打理公司。

吉利的发展,简直就像把握住了财富增长的“节拍”。

起初,吉利主要集中在低价轿车市场,通过高性价比赢得了不少消费者。

接着,它陆续推出了一些高端品牌,朝着汽车产业链的上游发展。

与此同时,吉利及时发现了新能源的机会,迅速从传统制造业向新能源科技领域转型。

这几年,吉利可谓是四处并购好资源,同时还不断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持续推陈出新。

凭借这股拼劲,吉利成功跻身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向新能源方向的转变,行业的价值不断提升,这为吉利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

旗下的极氪品牌2024年销量突破50万辆,沃尔沃的电动化转型也在加速进行中。

仅仅2024年,吉利的股价就涨了超过4%,市值也蹭蹭地上升到了1838亿港元。

9. 李嘉诚、李泽钜父子(长江实业)

掌控长江实业的李嘉诚和李泽钜父子,

打造了一个以港口、基础设施、能源和零售为四大支撑的商业生态圈,

简直是全球最大的私营港口运营商,业务遍及24个国家,经营着53个港口。

最近,长和的一项行动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

3月4日,有消息指出,长和打算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向一家美国财团转让其全球43个港口的资产。

涉及巴拿马运河两头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这两个港口负责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特朗普也曾明确表示希望重新获得巴拿马运河的掌控权。

在这个港口,来自中国的商船货运量占了21%的贸易比例,堪称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长和这次竟然将港口明目张胆地卖给了美国公司,真是让人咋舌。

而且这笔成交价明显低于之前中国企业的报价,搞得网友们愤愤不平。

《大公报》连续发文评论,国务院港澳办也两度转发相关观点,强调“企业家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在这次胡润排行榜上,李嘉诚和李泽钜父子也下滑了三名,现在排名第九,连全球前50都没进入。

由于这件事的持续发酵,父子俩明年在富豪榜上的排名可说是扑朔迷离。

8. 雷军(小米创始人)

小米集团的创始人雷军首次闯入中国前十的行列,财富飙涨了114%。

现在,雷军在年轻人中间的人气可不是一般的高,真是个“男神”呐。

之前雷军回到他的母校武汉大学时,现场可真是人潮汹涌,热闹得很。

雷军的商业规划真是太精准了,完全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10年,他选择了智能手机这一块红利;21年,他又开始在智能电动汽车上布局。

现在,小米的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中牢牢占据前三的位置,而智能家居生态产品也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

前一阵新发布的小米 SU7 Ultra,起步价仅需 52.99 万元。

靠着实惠的价格,小米吸引了不少目光。

这次,雷军以2200亿人民币的身家拿下第八名,顺利进入全球富豪前50。

相比上一次,排名上升了17位,成为今年最富有增值迅速的企业家之一。

有博主猜测,如果雷军能够持续抓住这波热潮,明年有望再创佳绩。

7. 丁磊(网易创始人)

网易的创始人丁磊,在游戏行业可是大展拳脚,成绩相当出色。

《永劫无间》的海外版年收入已经超过150亿元,《阴阳师》和《燕云十六声》的人气也是杠杠的。

除了游戏业务,网易还在多个领域奋力布局。

在2023年,网易云的净利润超过了7亿元;有道教育和严选电商也为网易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

不过,今年丁磊的排名下降了两位,以2400亿人民币的身价排在第七位。

对于54岁的丁磊来说,能建立起这么庞大的商业帝国,真是相当不简单。

6. 何享健家族(美的集团)

何享健一家今年依然稳稳地位居富豪榜的第六位。

美的能赚到这么多,智能家居和机器人这两块业务真是功劳巨大。

早在17年,美的果断出手,拿下了德国的库卡机器人。

自那以后,美的逐渐将重心转向了机器人行业。

到了2024年,美的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出货量直接夺得全球第一。

家庭服务机器人“小美管家”同样表现出色,

一年销售超过500万台,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上它人气爆棚。

何享健在何享健家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通过控股方式持有美的集团59.85%的股份。

儿媳卢德燕是美的置业的控股股东,预计2024年她的身价将达到250亿。

何享健的独生子主要掌管银丰集团的日常运营,这样一来,美的就形成了一种体外创业的发展模式。

5. 黄峥(拼多多创始人)

这次富豪榜一出炉,黄峥的排名掉了三位,现在位居第五,财富也缩水到了2000亿。

拼多多在24年第三季度的表现是,和前一季度相比,营收是有增长的,但净利润却反而下滑了。

现在的电商市场竞争可真是火热啊。

淘宝在不断完善规则,全力支持商家;抖音电商也势头正劲。

这样一来,拼多多在商家和消费者眼中的优先级就降下来了。

祸不单行啊,2024年拼多多因为“百亿补贴”价格宣传不合规,被罚了1.2亿,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有博主预测,拼多多到2025年的营收可能会面临下降的局面。

不过,拼多多也并非没有机会,他们推出的农产品“拼农场”模式,现已遍布全国1200个产区。

预计到2024年,助农销售额将超1500亿,这有望成为新的增长亮点。

自从2021年黄峥辞去拼多多董事长后,他在公开场合的亮相就少之又少了。

如今拼多多的CEO陈磊和CTO朱健翀都是80后,年轻又充满活力。

在他们的引领下,拼多多能否突破现有困境,再创辉煌,咱们拭目以待吧。

4. 曾毓群(宁德时代董事长)

曾毓群今年身家达到2700亿,稳居第四,真是当之无愧的“电池大王”。

这位来自福建宁德的人,1985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毕业。

这位曾经兜兜转转做过磁盘、卖过电子元件,直到2011年才创办了宁德时代。

谁能想到,14年后他那家公司竟然变成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供应商”。

2024年,宁德时代的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了339.3GWh,市场占有率高达37.9%。这家公司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的位置。

在海外市场,宁德时代的份额首次超过了LG新能源。

公司和欧洲汽车制造商达成了长期供应协议,前景看起来相当不错。

3. 马化腾(腾讯创始人)

马化腾今年依然稳居第三,身价达到3200亿人民币。

如今谁还能离得开微信和 QQ 呢?光靠这两款社交软件,腾讯早就发财了。

微信和 WeChat 合在一起的活跃账户数已经达到了 13.85 亿,覆盖了中国超过 90% 的互联网用户。

QQ 的月活跃用户超过 6 亿,主要面向年轻人群体。

腾讯的广告收入、微信支付和微信小程序,年年都在增加。

再加上腾讯大力发展的游戏业务,预计24年将贡献营收1977亿元,占总收入的30%。

《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持续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

海外市场也在加速发力,目前腾讯游戏的收入有一半来自国际,这可是妥妥的“内外开花”啊。

短期来看,腾讯的社交和游戏基础很难受到影响。

不过,抖音电商和AI大模型等新兴势力可不简单,都在盯着呢。

不过,就现在的情况而言,马化腾这第三的位置,估计还能稳坐好几年。

2. 钟睒睒(农夫山泉创始人)

钟睒睒的财富主要是靠养生堂旗下的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

虽然农夫山泉在第二季度的增速有所放缓,失去了首富的宝座,但它在全球瓶装水市场的份额依然高达18%。

2024年,农夫山泉的总收入达到了428.96亿元,和去年相比仅增长了0.5%。

净利润为121.23亿元,同比增加0.4%,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最低增速。

因为九价 HPV 疫苗扩展了适用年龄,加上国产同类产品的竞争影响,万泰生物的二价疫苗收入大幅减少。

再加上 HPV 疫苗被纳入地方政府的集中采购,价格也受到了一定压力。

其实钟睒睒的财富也并没有减少太多,基本上都是正常的波动。

主要是张一鸣的财富增长得实在太迅速了。

1. 张一鸣(字节跳动创始人)

要说今年最让人自豪的,非张一鸣不可。

这位1982年出生的福建大佬,真是厉害,竟然把“首富宝座”从71岁的农夫山泉钟睒睒那儿夺了过来。

去年钟老板可是靠着卖水,一天就能赚个2个亿呢。

字节跳动依托于TikTok那25亿的全球用户,广告收入真是一路狂飙。

这种“广告 + 电商 + 内容”的生态系统,让它成了首个在欧美市场对Meta发起挑战的中国网产品。

2024年,字节跳动的AI相关收入同比激增120%,使得公司估值直线上升至3150亿美元。

不过,deepseek和百度文心一言的大模型快速商业化,确实会对豆包的市场份额造成压力。

张一鸣这次以4350亿元的身家首次夺得桂冠,成为首位“80后”白手起家的富豪。

现在位居全球富豪榜第22位,直接上升了3个名次。

除了前面提到的十位,偶尔会有网友感到疑惑,怎么没见到马云的身影呢?

马云家族的资产达到了1600亿人民币,排在第11位。

在24财年的第三季度,阿里巴巴虽然营收比去年有所增长,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不过增速相比往年明显放缓了不少。

这就是传统电商模式的一大短板。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AI和全球化的竞争,阿里巴巴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准备投入3800亿元来建设AI基础设施。

这种情况一般是长线投资,短期内反馈不明显。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