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东京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化学反应”。韩国总统李在明将日本作为就任后首访地,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了长达113分钟的深度会谈,并史无前例地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这可不是简单的外交“握手言和”,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科技联姻”。公报将氢能与人工智能列为合作核心,两国计划在能源转型和数字革命中深化战略协同。这一动向,简直是给传统地缘博弈扔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因为它不仅试图用科技化解历史恩怨,更在全球碳中和竞赛加速的2025年,预示着两个技术强国正联手,试图重塑东亚创新生态与经济竞争格局。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现在?韩日这对“老冤家”突然“抱团”,背后究竟藏着什么“不能说的秘密”?除了顺应全球碳中和与数字转型的大趋势,更深层次的驱动力,无疑是两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对“外部力量”崛起的共同焦虑——没错,我们说的就是中国。在氢能和AI这两条未来赛道上,中国近年来的“狂飙突进”让日韩倍感压力。此次合作,与其说是简单的“破冰”,不如说是日韩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背景下,一次寻求“自救”并试图抢占先机的战略性布局。而美国在背后推动的印太战略,也无疑为这场“科技联姻”提供了隐形的支持,促使日韩在技术领域形成更紧密的同盟,以维护区域技术霸权。
韩日“氢能AI联手”这步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写东亚经济地图?这场“未来科技的豪赌”,又将如何具象化地影响区域产业链的走向?
先看氢能。日本和韩国都是氢能领域的“老玩家”,拥有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材料和储运技术等方面的深厚积累。但他们的“氢能突围”之路,一直被高成本、基础设施不足等“老大难”问题困扰。反观中国,在氢能专利数量、绿氢生产成本以及电解槽制造能力上已是“遥遥领先”,甚至在某些关键制造环节已实现规模化优势。日韩的合作,就是要通过“组队”,整合各自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攻克技术瓶颈,降低产业成本,形成规模效应。想象一下,日本的液氢运输技术与韩国的液化氢生产能力相结合,有望打通国际氢能贸易的“大动脉”,形成一个“日韩氢能走廊”。这不仅能提升两国在全球氢能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更将对现有以中国为中心的能源供应链构成直接挑战,迫使其他国家重新评估其在氢能领域的战略定位。
再看人工智能。韩国政府已将AI视为国家战略核心,通过“钞能力”和政策扶持,疯狂投入计算基础设施、AI初创企业和数据资源,誓要跻身全球AI强国。然而,日本在AI普及率和人才储备上却显得有些“佛系”,其保守的社会文化和对风险的规避,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AI技术的广泛应用。此次韩日联手,韩国有望为日本的AI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加速AI技术在各产业领域的落地;而日本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以及高端制造领域的“老本行”,又能为韩国的AI发展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和海量数据。这种互补性合作,有望加速两国在AI芯片、基础模型、算法优化及垂直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共同提升在国际AI竞争中的“段位”。比如,韩国在AI芯片上的巨额投入,结合日本在高端制造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场景,可能催生出全新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进而影响东亚乃至全球的制造业分工。面对中国AI大模型、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指数级增长”,韩日此举显然是希望通过技术协同和资源整合,避免在AI竞赛中被“甩在后面”,并试图在全球AI技术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更宏大的视角看,韩日科技同盟的构建,将对东亚区域产业链产生颠覆性影响。两国在氢能和AI领域的协同,可能催生出新的技术标准、供应链体系和产业集群,甚至形成一个“日韩科技联盟”。这个联盟可能会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设置壁垒,迫使其他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在相关产业中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技术替代风险。例如,日韩在高端材料、核心零部件和高附加值环节的深度绑定,可能导致区域内原有的垂直分工模式发生改变,促使中国等国家加速自主创新,或寻求与其他伙伴建立新的合作关系,从而引发区域内产业链的“大洗牌”。这种以技术合作为核心的“外交新杠杆”,不仅能促进两国经济增长,更可能在东亚地区形成一股新的科技创新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既有的经济分工和竞争格局。
当然,这场“豪赌”并非没有风险。历史遗留问题的情感纠葛、各自国家利益的“小算盘”,以及来自区域内外大国的战略博弈,都可能随时为这种合作蒙上阴影。此外,一些专家也指出,日韩在科技合作中也曾出现过失败案例,例如韩国的机器人产业曾因财阀主导和缺乏持续投入而停滞不前,日本的AI产业也因保守文化和人才流失而“掉队”。这些都提醒我们,科技合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战略定力和务实推进,更要警惕技术整合的难度和各自“国家冠军”心态可能带来的内耗。然而,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今天,韩日两国选择以科技合作作为破冰和发展的契机,无疑为东亚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未来,这种“抱团取暖”的科技外交能否真正实现“1+1>2”的效果,并最终改写东亚经济地图,我们拭目以待。毕竟,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