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出汗变得再平常不过。走在大街上没一会儿,后背就湿了;在屋里就算开着空调,稍微动一动也会出汗。很多人就会担心自己出汗是不是不正常。接下来,我就结合门诊案例,好好分析分析。
我整理了一个四维度对照表,能帮大家快速判断出汗是否异常。从体温调节来说,夏天在太阳下走,出一身汗是正常散热。可要是在凉快的环境里,没怎么活动却大汗淋漓,那就可能有问题了。神经反射方面,紧张、害怕时出汗正常,但要是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量出汗,而且出汗部位固定,比如只在头部或手脚,那就要留意。代谢异常也会导致多汗,像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代谢快,容易出汗,还会有心慌、手抖、吃得多但体重下降等情况。有些疾病还有特殊的出汗表现,比如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时会出冷汗,同时伴有头晕、心慌、乏力。
了解了判断异常出汗的方法,下面说说需要警惕的危险信号。不少人有过夜间出汗的情况,偶尔一次可能是被子厚或者屋里温度高。但要是经常夜间出汗,把枕头都湿透了,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门诊有个患者,长期夜间盗汗,后来检查发现是肺结核。单侧出汗也不正常,正常出汗是双侧对称的,要是只有一侧出汗,可能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比如脑中风前期可能会有这种表现。出冷汗还黏黏的,可能是身体虚弱,或者是低血糖、休克等情况。之前有个患者出冷汗、头晕,一测血糖很低,补充糖分后才缓过来。运动后长时间多汗不止也有问题,运动后出汗正常,但休息很久汗还止不住,还感觉特别疲劳、心慌,可能是身体承受不了运动强度,或者本身心脏、内分泌等方面有问题。吃饭时头部大量出汗也可能是脾胃功能失调,吃饭时微微出汗正常,但要是头部大量出汗,还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就得注意了。
知道了危险信号,再来说说应对办法。先说应急处理。有时候出汗太多会让人很困扰,这时候止汗剂就能派上用场。市面上的止汗剂有喷雾和走珠等不同类型。喷雾用起来方便,能快速覆盖大面积皮肤;走珠更精准,适合局部出汗,像腋下、手心。不过止汗剂只能暂时止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后说说长期调理方案。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清热健脾的食物,像冬瓜、苦瓜、山药等,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出汗症状。作息方面,要保持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熬夜会打乱身体生物钟,影响内分泌,导致出汗异常。情绪上,要学会调节,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大家可以根据这些方法自我排查,对比同龄人出汗量,观察伴随症状,记录出汗时间规律。如果出汗情况异常且持续时间长,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