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天齐锂业“三共”文化落地:降本增效与产能优化的深度实践
发布日期:2025-08-18 23:13:27 点击次数:59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天齐锂业于2025年8月15日半年总结会上正式提出“共担、共创、共赢”企业文化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是精神纲领,更成为驱动企业降本增效与产能优化的核心引擎。通过系统性的管理革新与产业链协同,天齐锂业正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指标。

一、共担:降本增效的攻坚实践

在锂价周期性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天齐锂业将“共担”精神转化为全员参与的降本行动:

精益生产落地公司引入六西格玛管理工具,系统性优化工艺流程与质量管控。通过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阶段法,聚焦锂盐生产关键环节的缺陷率降低。2024年设立成本管理部后,推动锂盐生产一次合格率提升至95%以上,能耗降低12%,年节约成本超亿元。垂直一体化成本重构依托澳洲格林布什矿的资源优势,公司加速推进湿法工厂建设。该项目预计2025年10月投产后,锂精矿产能将从162万吨增至214万吨/年,单位成本压缩至400美元/吨(较行业平均800美元/吨降低50%)。这一成本优势通过“矿山-冶炼”垂直整合直接传导至下游产品。可再生能源替代践行“经济利益不凌驾于环境安全”原则,射洪基地实现100%水电供能,张家港基地铺设屋顶光伏(年发电1200-1500MWh),铜梁基地优化电解工艺能耗。2024年公司碳排放强度较2019年降低29.5%,循环水利用率达95%。

生产基地核心举措关键成效四川射洪100%绿电+高能耗设备替换年节电超7000兆瓦时江苏张家港屋顶光伏+一级能效电机年发电700兆瓦时重庆铜梁电解工艺能耗优化生产能耗降低5%澳洲奎纳纳太阳能发电+反渗透水处理办公区100%清洁供电

二、共创:技术协同的破壁之路

“共创”理念驱动下,天齐锂业打通内外部创新链路,构建技术护城河:

数字化供应链协同引入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从锂精矿到锂盐产品的全流程数据贯通。系统实时监控原料成分、工艺参数与产品质量,联动采购、生产、物流环节,使供应链响应效率提升40%,异常停机减少30%。绿色工艺突破针对锂渣回收难题,公司开发高值化综合回收工艺,将固废转化为建材原料,资源化率超80%。同步推进“锂渣提锂”技术研发,通过酸浸-萃取工艺从尾渣中回收锂盐,延伸矿产资源生命周期。全球研发网络构建联合智利大学、四川大学等机构成立创新联盟,在提锂技术、水循环利用领域合作攻关。2024年累计申请专利167件(授权111件),覆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电池回收等四大方向。

三、共赢:产业链融合的生态革命

以“共赢”为纽带,天齐锂业重塑锂电产业竞合逻辑:

长单协议对冲周期风险与国内5家头部电池企业签订三年期锂盐供应协议,锁定60%产能。采用“成本加成+市场浮动”定价机制,既保障客户稳定供应,又确保公司毛利空间,有效平抑价格波动。国际社区共建绿色形象在澳洲奎纳纳工厂,通过“社区共生计划”赢得本土认可:资助市政太阳能项目(225万澳元)、联合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开展塑料瓶回收、冠名西澳博物馆文化交流展厅。这些举措使格林布什矿区连续两年获评“澳大利亚绿色小镇”。净零倡议引领行业标准发布锂行业首份《净零排放目标下可持续锂业白皮书》,联合产业链发起“共创锂想·净零倡议”。推动上游供应商泰利森锂业承诺2030年碳强度达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带动全链条降碳。

项目产能目标降碳路径战略价值格林布什湿法工厂214万吨锂精矿/年50%可再生电力协议全球最低成本锂资源射洪锂盐基地电池级碳酸锂3万吨/年100%水电+设备能效提升零碳锂盐标杆泰利森矿山资源量1600万吨LCE复垦矿坑湿地化+动物保护计划生物多样性示范

结语:文化驱动的效能革命

天齐锂业的“三共”文化绝非口号,而是一套精密的价值创造系统:

在共担中夯实成本底线——通过六西格玛管理和绿电替代,将单吨锂盐成本压缩至行业洼地;在共创中突破技术边界——以数字化与工艺革新推动资源利用从“开采-废弃”转向“生产-再生”闭环;在共赢中重塑行业生态——通过长单协议与净零倡议,将个体风险抵御转化为产业链韧性共建。

正如其在COP28的宣言:“单一改变如投石入海,唯协同方成浪潮”。当锂电产业从野蛮生长步入精耕时代,天齐锂业的文化实践证明——资源禀赋决定起点,而系统效能定义终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