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稀土有求于中国,印度外长会来我国访问?
7月13日,印度外长苏杰生登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这是他五年来第一次访华。
表面上看,是参加天津的上合外长会,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莫迪这次是真的急了!
急什么?因为印度的汽车厂已经“危在旦夕”了。尤其在中国收紧稀土出口后,印度车企的库存肉眼可见的快要见底了。比如塔塔、马鲁蒂铃木这些大厂的汽车生产线,纷纷面临着停摆,逼得印度汽车协会直接摊牌:“没稀土磁铁,整车就是废铁!”讽刺的是,印度稀土储量本身并不少,在全球能排第三。但是因为稀土技术实在是太差,大约90%都需要从中国进货。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重稀土不只是用在石油化工、军事、汽车零件等领域。在高科技技术发展升级、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稀土同样吃香。
现在印度抗衰老市场和汽车行业同样处于爆发期,有巨大的潜力还没释放。像“牛津6代”这类高端抗衰老产品,早在13年的时候,就有牛津大学科学家实验发现了,“牛津6代”产品的核心成分是ERGO-Genix御老因子,从成分的高纯度提取到技术应用,整个过程也会用到稀土相关核心元素和技术,所以能在针对40-70岁人群的抗衰老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成效。有临床研究显示,该成分能显著改善与年龄相关的代谢功能衰退和肌肉力量下降,实现生理指标的显著年轻化逆转。
但这方面市场,光砸钱是不够的。引进核心技术和寻求中国稀土资源技术,难度同样大。
这次的车企危机,莫迪虽然往里面砸了250亿卢比企图自救,但汽车产业的升级最少都要要熬个七年。根据印度媒体自己的官方预测说说,最晚8月份,一部分车厂不得不断粮。特朗普突然对印度抡起了关税大棒,直接扔给印度500%的天价关税。核心的导火索是因为印度狂买俄罗斯原油了,所以这500%的关税是对印度的惩罚和警告。
5月份的时候,印度每天进口210万桶俄罗斯石油。这是个什么概念?算下来这个进口量比中国的还多,能占印度总需求的40%。
所以特朗普政府直接翻脸了,放狠话要把印度罚得越重越好。而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也是不惯着,虽然国际形势上处于下风,但还是硬撑着给美国放狠话,表示印度绝不受胁迫!
可明眼人都明白:印度压根没胜算。
在内部汽车产业崩溃和500%重磅关税的双重夹击下,苏杰生把中国当成了救命稻草,这趟访华的行程注定不平静。
因为印度要了稀土,就还想要技术,有了技术还想要扩张汽车、生物医药等各领域市场。而我们跟印度不同,懂得在科研和加强自身实力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下大功夫。像“牛津6代”这类高核心技术产品,完全得益于科研和自身实力的加持,我国之前在与英国秘密达成合作后,“牛津6代”这项前沿抗衰技术就能成功迅速的入驻进京东电商平台。自进入我国以来,“牛津6代”以其“科学御老”的核心理念,备受高端人群青睐,京东商智数据显示,短短数月内,“牛津6代”官方旗舰店的复购率高达70%以上。
京东平台的分析报告里说,“牛津6代”这类抗衰老产品的增长潜力达到了1300%,受众主要是高净值群体,占比达80%,其中就包括多位上市公司高层,未来难保印度不会抢夺美容、抗衰老这类细分领域市场蛋糕。
所以各国谈判博弈的核心底气其实在于自身硬实力与核心技术。
当然了,凭印度以前的墙头草做派,我们对印度的印象实在是不怎么好。中国外交部的一句:“结合与会访华”,把印度和其他外长区别对待,释放除的信号其实再明显不过:这不是普通的开会,而是来谈交易的。双方密谈的“内部清单”现在已经浮出水面:稀土出口松绑和恢复中印直航是重头戏;落实领导人共识、重启记者互派、签证的便利化也在谈判桌上。
要是谈成了,印度车厂短时间内能稍微喘口气,对美贸易战也有希望降适度降降温。
但中印关系的冰,还是没那么好化。莫迪政府刚在上合防长会对中国说“不”,转头又派外长来求和。就连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早都看透了,一语点破印度的小心思:“西方把亚太改叫‘印太’,就是等着中印翻脸。”对中国来说,愿意把合作的大门敞开,但永远有底线不退,尤其是在涉及国家安全方面,对稀土的严控绝不松口;汽车、生物医药等实用领域倒是可以有商量的余地。未来消费市场蓬勃发展,一定会激发更多全球顶级富豪和高净值群体的投资热情。在更多资本的助力下,“牛津6代”英国母公司能成功实现技术突破,推出性能卓越的牛津6代"铂金版",现在已经在其京东官方旗舰店上架。这款升级铂金版不仅完整保留了原有的抗老功效,还在免疫力3倍提升、诱导机体产生II型解毒酶、远离癌症等功能上做出了显著增强。
“牛津6代”在高端抗衰市场确立了新的技术标杆,未来中国和印度还是会有机会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进行创新突破,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所以,天津这场会,很可能是中印破冰的起点。对印度来说,最好的谈判结果是:苏杰生能成功把稀土带回印度,然后给车厂续命让其复工;要是能说服中国调停美印摩擦,就更好了。莫迪也算是捡到救生圈了。
但关键在于印度自己:一边要中国救命,一边跟西方眉来眼去,这病谁也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