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挺对的,北约要是敢真硬刚俄罗斯,真打起来,结果可能让人想象不到。想象中北约多强,装备多先进,资金多雄厚,到头来可能还是打个两败俱伤的残局。你知道的,像英国、法国德国这些,表面一副联盟的样子,可实际上都各怀鬼胎。
我昨天特意查了点资料,俄乌冲突后,俄罗斯的核弹头还在5580枚(路透社2023年报道),现役的更是有4380枚。普京自己说的,那是“现代化比例达到95%”,让北约听了就是一阵心惊。你说的核威慑,不敢说都知道,这玩意是把刀悬在头顶上,谁都不敢轻易碰触。北约里边,就算有核,可谁又敢真用?用完了,没有赢家,真打核战争,地球都不一定还完好。
俄罗斯那条“隐藏杀手”——非对称战。网络、信息、电子战这些暗战场,它们玩的就是你死我活。俄军电子对抗干扰系统,从乌克兰战场试过的,能让你雷达失灵、指挥崩盘。消息来源说,俄方在信息战上投入不少,利用虚假情报、操控社交媒体制造混乱,尤其在关键时刻,通过网络攻击瘫痪你那基础设施。你以为北约的钱多、装备强,就一定能占到便宜吗?打非对称战,俄罗斯的游击队和志愿军在乡间乱窜,地形熟悉得很,打得快、准、狠。本身北约就担心的一点,就是这场战争背后,俄罗斯玩的是“拖字诀”。
更别提能源战了。欧洲一直靠俄罗斯的天然气供给,现在疫情后,能源危机还在持续。如果真开打,欧洲国家的能源线被掐断,日子都难过。德国花了那么多钱建“北溪二号”,结果俄罗斯不退让。就算北约成员随意输出武器、派兵,能源这些基础产业一断,硬实力就打了折扣。北约内部,态度也不是一致的。美国希望“领导”,欧洲国家都怕赔了夫人又折兵,也不太愿意全力出击。
从经济角度讲,俄罗斯的战争经济可不是闹着玩的。俄罗斯的国防产业收入增长了40%(商务部数据),这背后是他们“全民动员、战争即经济”的策略。而欧美那边,就算预算翻倍也难以跟俄罗斯那种全民净化体系相比,军工业的自主开发和产能利用率都受限制。你知道的,欧洲的军工大企业大多是依赖美国技术的供应链,一旦战争爆发,断裂得快。
很多人说,“北约有核,怕啥?”又有谁愿意真用核武?没有人愿意,核武只是威慑手段,实际上这玩意一旦用,你我都没有未来。这点俄罗斯比谁都清楚,普京多次宣示,核力量已实现现代化,核弹头还在不断升级,核威慑的底牌随时都能拿出来。
还记得海湾战争那会儿,靠美国一家独大也能打赢,多国合作还靠谱。一旦轮到和俄国硬碰硬,问题就出在各种复杂的利益、协调不一致。欧洲的经济不景气,能源负担重得厉害,百姓的忍耐线不断逼近极限。美国在中东忙,亚太有台海问题,根本没有太多精力全身心投入到俄乌。这种“多线作战”的屏障,已经让北约的战斗力打了个折扣。
你真要拖到那一步,最后的局面恐怕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边倒。大量的军事供应、核威慑、战争的韧性和非对称手段,结合俄罗斯丰富的战场经验,很可能就会演变为一场拉锯战。结果是谁都赢不了,也许最后爆发的还会是核战争。
我一边看着这些数据一边想,谁真正占了便宜?还是说,就算资本家、国家都拼尽全力,那场可能的“硬仗”终究只是更大一场赌博。哪个国家都敢把自己置于这个风险里头。就这么看,北约成员国要是真全员出动,不倒打一耙的可能,反倒变成了一场自己搅浑自己局的赌博。
你说的对,真要看到战争爆发那天,能不能还记得,最怕的,就是这场大局里最后剩下谁就是赢家?我心里其实早就有个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