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CBA转会流言多,赵继伟徐杰被传高薪,工资帽规定限制实际操作
发布日期:2025-07-12 14:29:00 点击次数:91

CBA转会市场每到休赛期基本就炸开锅,绯闻多到数不过来,眼花缭乱。别看现在还没开新赛季,热度一点都不输总决赛主场那种爆满劲头,搞得就像谁家门口天天有经纪人发传单。网上流传的那些转会消息,能不能信?每年一到窗口期,一些关于赵继伟、徐杰这种热门球员的流言肯定少不了,可有些内容一看就让人忍不住笑了。

说到热门,赵继伟和徐杰就像没有冬歇期的流量密码,谁家一提交易,伴随起哄声还有一堆诸如“拍脑袋方案”。有博主自己脑补了一通,说上海男篮给赵继伟一年2400万报价,徐杰三年1500万,还美其名曰超级顶薪。这数字放哪都太夸张,这就像有人跟你说,一杯奶茶1000块,喝下去能出成绩一样,信了的人真得琢磨一下自己思路。

赵继伟多值钱?得承认,球商高、情商也在线,辽宁队的攻防中枢,也是国家队经常能上场的后卫,这一点没人否认。上赛季辽宁再夺冠军,赵继伟场均得分、助攻都排在对内前两,防守端抢断也排得上号,每场比赛他在组织上的价值光数据都难以衡量,但这种“2400万年薪”的说法简直夸张。CBA顶薪是多少?规则写得清清楚楚:600万。就算赵继伟级别,辽宁要留下他,也就能给到这个数字。即使再有钱,联盟工资帽拦着,谁都不能明着白给那么多。想突破规则?联盟查账稽查组还养着白养?

网上有不少说法,说之前易建联全盛时期年薪2000万,那还是那个年代顶流,大牌合约捆着、商业合作一起算,现在联盟更规范,阴阳合同查得更紧。从易建联到目前赵继伟,不能单纯用市场溢价来揣测,何况易建联所承载的票房和广告影响力,这几年没人能比得了,赵继伟再好用也还没把一支球队的商业价值抬到这么高。所以俗话讲,绯闻漫天飞,全靠自己腦补,真正的内幕消息没人轻易给你发在评论区,真有大合同不是在董事会开,而是早封口了。

转头看徐杰,广东球迷平时就护着小伙,球风聪明,关键时刻从不会掉链子,谁都知道,宏远现在正焕新,他这样的本土后卫,球队都巴不得打造成自家门面。说上海给了三年1500万,还配一句“顶薪”,这概念就稀碎。顶薪本身一年就600万,怎么算都凑不到这个数字。而且徐杰手上还有合约没到期,直接去报价?这是CBA,不是转会市场开大甩卖,不通过交易,球员也不可能直接“跳槽”。即便徐杰真到了合同期,留人优先,广东必然匹配合同,还没轮到其他队明里报价。

现实中,不管是赵继伟,还是徐杰,你说他们会离开各自母队,理由在哪里?赵继伟承担的是辽宁几乎无法替代的位置,徐杰在广东本土阵容里逐渐挑起大梁。有人说上海愿意花大价钱抢人,上海这些年确实大手笔过,琼斯、王哲林、郭昊文什么的,但哪个真拿出了超出联盟规定的报价?联赛制度在进步,工资帽、顶薪政策都是为了规范市场。不看联赛政策瞎说报价,哪怕有钱也签不下人,俱乐部自己都得琢磨怎样避开政策红线。

网络风气这两年没少见热闹。有流量,有人关注,一些博主就“编一段”,反正造谣不用成本,有球迷留言、转发,一场空转会就炒成转会风暴。去年已经有不少例子,先是说周琦走广东,后来谣言成灾,又说李炎哲要签山东,再怎么热闹,结果清一色原地不动,闹剧一场。真的转会消息,哪个不是一步步预热、小道消息全网跟,最后官宣,没见哪个俱乐部会像发朋友圈那样,轻易把大合同随口抛出来。

为什么谣言传得多?球迷等消息,球队操作不公布,信息极度不对称,大家只能靠猜,说什么的都有。可一看这年薪数据,2400万,600万顶薪的四倍,徐杰三年1500万,规则上都通不过。这点常识没弄明白,球迷跟着瞎起哄,有的还把转会细节说得头头是道,实际上一问操作流程,报价、工资帽、优先续约,都说不清。

再有一位博主由头是上海,又顺带把全联盟一线后卫都“报价”了一遍,田嘉夫、吴前等一口气编上,还全是大合同。有人在留言区调侃,照这个节奏,工资帽制度明年都得废了。看得真着急,评论底下都说“官方没消息,别信。”还有人干脆说,版权号写作水平没下限,“卖油条的老王都上头版了。”

CBA这几年动作小,转会不频繁,每次爆出巨额签约都是真的关注度高。但新规则下面,没有哪个俱乐部想砸了自己的牌子,政策风险摆在面前,工资帽、顶薪规定卡着,一旦查出阴阳合同,前途可见,俱乐部名誉、财务,球员个人形象都得受损,这买卖没一家愿意干。球员自己也明白:稳定合同、体系空间、上场机会,都是考量。赵继伟和徐杰放眼CBA,基本是关键阵容,主帅和球队肯定优先稳住核心,没人愿冒险。

一轮操作下来,真信息混合假爆料,热锅上的球迷一边骂说编新闻不负责任,另一边评论区还是吵得热闹,什么“赵继伟为钱走人不配辽宁人”,“徐杰要证明自己跳出广东”,全都是意气用事。球员看到这些估计都是一笑了之,训练馆里挥汗如雨才是本职,哪有这么多大合同满天飞的好事。

CBA工资帽规定清楚,顶薪一年600万,市场有人才想高薪也没门。赵继伟、徐杰能不能走,真得看球队策略,球员心思,外人多揣测纯属空谈。大合同消息出来,真想让球迷开心一下?还是怪现状,一张嘴满世界乱跑。其实关注核心赛事,欣赏运动本身,别让假新闻带节奏,才是对球员和联赛的尊重。

借转会谈判,网友评论数万条, “光说不练”这招玩得花,热闹归热闹,别忘了,球员动向,得看联赛规则和球队决策,等官宣吧,这才靠谱。您怎么看这些年CBA满天飞的“天价签约”?数据在眼前,规则在那里,留言区聊聊,看看谁更懂行。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