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一个文章,这边分享摆摊的10模式,普通人也能复制的实操指南。
摆摊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藏着赚钱灵活赛道。有人靠一辆三轮车卖早餐月入2万,有人用折叠桌卖小众饰品实现副业自由,更有人把摆摊做成连锁模式……
今天拆解10类高频落地的摆摊模式,附具体案例和实操要点,看完就能上手!
一、刚需快消类:薄利多销,稳赚不赔
核心逻辑:卖人人都需要、复购率高的日常用品,靠流量和周转赚钱。
模式1:社区便民摊
案例:张姐每天傍晚在小区门口摆折叠桌,卖袜子、内裤、拖鞋,10元3双的袜子每天能卖50多双。
实操:选小区集中的地段,主打“性价比”(进货价3元内,卖10元3件),每周换20%新品(比如这周加儿童袜,下周加防晒袖)。
模式2:夜市百货车
案例:夜市里的“10元店”,卖发圈、钥匙扣、手机支架,一辆小推车堆得满满当当,一晚流水800+。
实操:进货优先选1688“9.9元包邮”款,按“用途”分类摆(头饰区、文具区),用“10元任选3件”吸引冲动消费。
二、餐饮小吃类:烟火气里藏着暴利
核心逻辑:抓住“嘴馋刚需”,要么做爆款单品,要么走差异化口味。
模式3:网红单品摊
案例:大学城门口的“梅花小蛋糕”,5元一份,现烤现卖,学生排队买,一晚上卖200份。
实操:选抖音/小红书热门小吃(教程能搜到),设备用小型电饼铛(几百元搞定),主打“现做+颜值”,加微信送小份试吃。
模式4:低成本早餐车
案例:写字楼旁卖“三明治+热饮”,三明治6元一个,搭配3元豆浆,早上7-9点卖100份,净利300+。
实操:提前在家做好三明治(成本2元/个),用保温箱装,挂“扫码预定,第二天取”的牌子锁定回头客。
三、兴趣小众类:精准戳中“小圈子”
核心逻辑:避开大众竞争,瞄准特定人群的爱好(比如二次元、手账、宠物)。
模式5:宠物用品摊
案例:公园门口卖宠物发圈、拾便袋、迷你玩具,10元/件,养宠人路过基本会买,周末流水超1000。
实操:进货选“高颜值+低价”款(比如卡通拾便袋),摆个“免费撸猫”的小笼子吸引停留。
模式6:手账文创摊
案例:中学旁卖贴纸、胶带、咕卡套装,单价5-20元,学生群体复购高,月赚8000+。
实操:用展板展示“成品咕卡”当样品,推出“30元随心配”套餐(含5样随机品),降低选择难度。
四、技能服务类:零成本变现,靠手艺赚钱
核心逻辑:把自身技能变成“移动服务站”,几乎不用进货成本。
模式7:现场修鞋/配钥匙
案例:老小区菜市场旁的修鞋摊,补鞋5元、换拉链10元,每天客源稳定,月入6000+。
实操:选人流固定的老地段,挂“30年手艺”的牌子,顺带卖鞋油、鞋垫(赚附加钱)。
模式8:手机贴膜+小维修
案例:商场门口的贴膜摊,10元贴高清膜,30元贴防窥膜,一天贴50部,再卖手机支架,净利400+。
实操:备齐各种型号膜(进货价1-3元),喊麦“贴坏包换”,加5元送“免费清理手机内存”服务。
五,场景适配类:跟着人流“灵活变”
核心逻辑:根据不同场景(展会、夜市、学校)换商品,借势赚快钱。
模式9:展会周边摊
案例:车展门口卖迷你汽车模型(10-30元),音乐节旁卖荧光棒、纹身贴(5元/个),借展会人流一天赚2000。
实操:提前查本地展会信息(公众号“本地展会网”可看),商品和展会主题强相关(比如漫展卖动漫周边)。
模式10:季节应景摊
案例:夏天在广场卖手持小风扇(20元/个)、冰凉贴(1元/片);冬天卖暖手宝(15元/个)、热奶茶(8元/杯),月赚1万+。
实操:提前一周备货(比如降温前囤风扇),用“买风扇送冰凉贴”捆绑销售。
摆摊模式落地3个关键:
1. 先做“最小测试”:
第一次别投钱太多,用折叠桌+100元货试3天,看哪个时段、哪种商品好卖,再加大投入。
2. 学会“场景化陈列”:
比如卖饰品,用镜子让顾客试戴;卖小吃,把“刚做好的样品”放最显眼处,刺激食欲。
3. 留客比拉新更重要:
让顾客加微信,发“明天出摊预告”,每周搞“老客满20减5”,复购率能提升40%。
摆摊的本质不是“卖货”,而是“找需求”。
10个模式里,总有一种适合你——哪怕从每天赚50元开始,踩稳每一步,普通人也能靠摆摊把小生意做活。今晚就选一个模式,去家附近的夜市试试吧!
(摆摊系列作品,后续还有,敬请期待。特别推荐书籍《地摊经营》可直接购买,只要2位数。)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到我主页浏览,祝你钱多多!
#摆地摊卖什么最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