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科曙光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曙光AI超集群系统
发布日期:2025-09-11 17:13:35 点击次数:72

中科曙光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发布了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及基于此架构的曙光AI超集群系统。

🧩 什么是“超智融合”?

“超智融合”指的是将高性能计算(HPC,又称超算) 与人工智能计算(AI计算,又称智算) 进行整合的技术路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阐述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超算支撑AI:利用超算的强大算力支持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AI改进超算:运用AI技术来优化和改进超算的应用和效率。内生融合:超算与智算达到更深层次的一体化融合。

中科曙光作为国内领先的计算技术企业,多年前就已开展超智融合技术探索,其相关方案已在气象、石油、生物医药等30多个行业落地。

🌐 中科曙光解决方案的核心优势

中科曙光此次发布的AI计算开放架构及AI超集群系统,以及其此前在超智融合领域的技术实践,核心优势体现在:

高性能与高效率:

AI超集群单机柜支持96加速卡、百P级AI算力,最大可实现百万卡大规模扩展1。通过技术创新,其千卡集群大模型训练推理性能可达业界主流水平的2.3倍,GPU算效能耗增加55%,模型开发效率提升高达4倍。能效比PUE低于1.12,体现了优异的能源使用效率。

高可靠性: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提高2.1倍,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降低47%。

全面开放与生态共建:

这是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旨在联动AI产业链企业,从“算、存、网、电、冷、管、软”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创新。支持多品牌AI加速卡,兼容CUDA等主流软件生态,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降低了硬件及开发成本。中科曙光还联合多家企业开放了一批关键技术能力(如AI存储优化能力、液冷基础设施设计规范、DeepAI基础软件栈等),覆盖部件级、系统层、基础设施层、软件层和数据集五个层面,以降低中小企业研发门槛。携手20多家智算上下游企业,依托国家先进计算产业中心共同建设“AI计算开放架构联合实验室”,以推进产业链开放与协作。

已得到验证的应用成效:

采用中科曙光“超智融合”方案的鲁中南某算力中心,实现了算力利用率提升40%的目标。

💡 对行业的意义

中科曙光在超智融合和开放计算架构方面的努力,对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打破算力瓶颈,促进算力普惠:通过开放架构和集群创新,整合产业链资源,有助于应对高端算力供给不足、算力成本高等挑战,让更多用户能更经济、高效地获取和使用算力。推动生态共建,避免技术孤立:类似于智能手机领域的“安卓模式”,AI计算开放架构旨在推动建立一个开放、标准化的协作体系,这有助于减少重复投资,促进形成健康、多元的产业生态。为国产算力发展提速:超智融合方案能显著提升现有算力中心的利用率,AI开放架构则致力于促进国产软硬件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两者共同为国产算力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案。

💎 总结一下

中科曙光虽未直接发布名为“国内首个遵循行业标准的超智融合算力平台”的产品,但其在超智融合技术领域的长期实践(已有30多个行业案例)、牵头制定国内首部《超智融合集群能力要求》行业标准,以及此次发布的AI计算开放架构和AI超集群系统,都清晰地展示了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战略布局。

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如超智融合) 和生态模式创新(如开放架构),努力提升算力设施的性能、效率、可靠性,并降低AI算力的使用门槛和成本,从而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以上内容仅基于公开信息梳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股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