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北约团购武器援乌,普京核弹警告震动欧洲!俄乌战场藏三大杀招
发布日期:2025-07-25 02:13:06 点击次数:189

2025年7月16日下午,顿涅茨克州多布罗皮利亚的一家超市迎来下班人流高峰。 一枚500公斤的俄军KAB炸弹突然落下,瞬间将建筑化为废墟。 当地政府通报,袭击造成2名平民死亡、27人受伤。 这已是该地区7月以来遭受的第38次炮击。 而在同一周,拉脱维亚奥格雷市市长埃吉尔斯·赫尔马尼斯向乌克兰运送人道物资时,也在空袭中受伤。

面对俄军持续攻势,北约在7月敲定了一项颠覆性军援计划:欧洲国家集体出资向美国购买武器,再通过北约渠道转交乌克兰。 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宣称:“北约将100%承担费用! ”德国、英国、荷兰及北欧多国已响应号召,仅法国拒绝参与。

马克龙直言:“欧洲该发展自己的国防工业,而非给美国送钱。 ”瑞士订单被截胡:美国推迟交付瑞士订购的5套“爱国者”防空导弹(原定2026年交付),优先调往乌克兰。百亿武器清单:北约计划提供17套“爱国者”系统、数千枚导弹及远程火箭弹,总价值100亿美元。

远程打击解锁:德国向乌克兰提供可搭载战斧导弹的“堤丰”发射系统,射程覆盖莫斯科;乌克兰同步量产射程700公里的“雷霆-2”弹道导弹,直指克里姆林宫。俄罗斯终于看清现实:尽管三年来发射超1万枚导弹、数万架无人机,却始终无法摧毁乌克兰的战争潜力。

核心原因在于——乌克兰的“大后方”根本不在本土,而是整个北约。无效打击:俄军对乌能源、电力系统的轰炸收效甚微。 北约国家包办了90%的乌军武器生产,仅捷克就交付85万枚炮弹。人力枯竭:乌军伤亡超40万人(死亡4.3万),俄军伤亡预估60-75万。 乌方被迫将征兵年龄降至18岁。

经济重压:俄罗斯军费飙升至1700亿美元,占财政收入1/3。 7月第一周通胀率达0.79%,电价暴涨13%,卢布持续贬值。为打破僵局,俄军集结16万兵力,剑指哈尔科夫—扎波罗热弧线,酝酿“西线大决战”。

划出红线:俄外交部宣布,若北约国家允许乌军使用其武器袭击俄本土,俄军将直接打击援助国的军事设施,“无论它是德国、波兰还是英国”。“榛树”导弹威慑:普京高调试射10倍音速的“榛树”导弹,宣称“全球无拦截手段”。

全球首例无人战术胜利:7月14日,乌军第三突击旅仅用FPV无人机和自爆无人车,未派一兵一卒便夺取俄军阵地。 惊恐的俄士兵举纸板投降,被无人机引导至乌防线。莫斯科告急:乌军无人机频繁袭击俄本土化工厂、军事基地。 7月17日,莫斯科两大机场因无人机威胁关闭,市民首次感受到战争临头。

美乌“无人机交易”:特朗普特使凯洛格突击参观乌无人机工厂,盛赞其“引领新战争模式”。 美乌即将签署协议:美国购买乌制作战无人机,换取乌军采购美制武器。

7月15日,特朗普向普京发出“50天停火通牒”:若到期未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征收100%关税,并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加征“次级关税”。泽连斯基积极备战:宣称“已准备好将战争带到俄领土”,催促西方提供更多远程武器。

普京冷对威胁:俄外交部斥责特朗普“戏剧化表演”,梅德韦杰夫嘲讽:“好战的欧洲很失望,俄罗斯毫不在意。 ”战场暗流涌动:俄军加速包围乌东1.2万士兵,乌军则从克拉马托尔斯克后撤25公里重组防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