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天安门城楼底下的人群,毛主席这时真切地体会到了国家安稳和平给大伙儿带来的喜悦和满足。瞅瞅身边的将士们,这些都是从抗日战争那会儿就一块儿并肩作战到现在的老战友了。
今天,他们即将迎来无比崇高的奖赏,被封为上将。
毛主席,名单已经发下去了,但不少人心里犯嘀咕,都觉得傅作义也应该在那名单上面呢。
瞅着秘书走过来向自己汇报情况,毛主席只是从容地咧了咧嘴。
傅作义肯定不会在这名单上出现,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都清楚傅作义所做的贡献。他理应得到更大的表彰!
傅作义到底给咱们国家干了哪些大事,让毛主席对他赞不绝口呢?最后,他又得到了啥样的奖赏呢?
【开国上将】
1955年那会儿,咱们国家还是个新生儿,好多建设和制度都在向老大哥苏联学习,或多或少都在照着人家做。苏联也挺慷慨,给了我们不少帮助,对咱们建国头几年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55年的时候,毛主席做了个决定,他说咱们得学学苏联那一套,给那些为国家打天下的将军们封个上将军衔。
打定主意后,毛主席对怎么定上将名单这事儿挺头疼。他费了好大劲琢磨来琢磨去,最后还是决定把这份荣誉给那些在抗日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将领。
名单公布后,立马炸了锅。不少大名鼎鼎的将领都在上面,这点毫无疑问。但让大家纳闷的是,有些人他们觉得肯定会上榜,结果却没看到,这个人就是傅作义。
大家得知这事儿后,心里都挺纳闷,于是就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直接跟毛主席说了说。
大家伙儿都挺纳闷,为啥傅作义先生没得到上将的衔儿呢。不少人琢磨着,虽说傅作义以前站的是国民党那边,但瞧瞧他对咱共产这边做的那些贡献,这上将的帽子,他戴上是绰绰有余啊。
确实,傅作义并非一开始就是共产党的一员,相反,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国民党里的一个重要将领。
真让人意外,毛主席听完之后,居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嘿傅作义肯定不会在那名单上啊,不是说他不够格拿那军衔,而是那军衔根本不够衬他。再说了,名单上好些人都是以前跟他混的,把他们都搁一块儿,给一样的军衔,这算怎么回事啊,这不是明摆着把他往低了贬嘛!
但话说回来,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傅作义虽说以前是个国民党人,可大家也都清楚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出了不少力。
傅作义身为国民党的一名将领,他到底干了些啥,能让毛主席对他那么放心,就连老百姓都站出来替他“喊冤”?
【一员大将】
傅作义打小就开始接触新式教育,早早地为接受革命思想铺好了路。
傅作义在年纪轻轻十五岁时,因为早早接触到革命的理念,就下定了决心要去当兵,为国家出一份力。
1910年那会儿,傅作义离家出门,加入了国民党做事。他特别拼,没多久就在军队里一点点升到了高层位置。
1939年那会儿,傅作义接到命令,带着大批人马赶到了绥西的后套地区。
这儿景色美得跟画似的,待在这儿的时候,傅作义老觉得自己好像没在那乱世里头。可没一会儿,现实的麻烦事儿就让傅作义头疼起来了。
绥西后套那地方,景色确实挺美的,但有个大问题不得不提,就是能种地的地方太少了。
老百姓自己过日子都紧巴巴的,哪还有多余的粮食来养活这十万大军呢?
然而,在那个特殊时期,军人就像是顶天立地的支柱。为了这些守护国家安宁的英雄,老百姓心里虽有怨气,但也只能默默忍受。很多人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把宝贵的粮食贡献出来。
傅作义没多久就察觉到了这事儿,他们当兵不就是为了守护老百姓嘛,老百姓凭啥能做到这种程度来支持他们呢?
接着,傅作义经过连日来的反复琢磨,琢磨出了一个军事管理的新招儿,那就是“大力发展水利,实现自我保障”。
他说,咱可以好好利用绥西后套那地方,靠着黄河,让部队自己养活自己。再往以后说,要是情况不错,还能帮着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呢。
事实证明,傅作义的主意挺靠谱的。这儿因为黄河的问题,好多地都没法种了。傅作义提出来要整治黄河,结果好多地又能用了,这样一来,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立马就上去了。
不过,傅作义还没能接着推进他的黄河治理方案,也没能兑现让黄河永不再泛滥的誓言,国民党内部就先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5年那会儿,日本说了他们投降,不附带任何条件。可大伙儿还没来得及乐呵呢,国内就急匆匆地闹起了三年内战。
蒋介石觉得自己有了强大靠山就无忧无虑,根本不把人民的共产组织当回事,他觉得那不过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真没想到,那个他原本不太瞧得上眼的队伍,竟然一点点地变得强大起来。等他回过神来,队伍已经壮大到没法收拾的局面了。
在抗日战争那会儿,蒋介石已经多次尝试打压共产党。但那时候,好多爱国的将领都不赞同他这么做。他们说,国家都到这个节骨眼了,蒋介石怎么还这么固执,不肯跟共产党联手抗日呢。他们觉得,应该跟共产党一起,共同对抗外敌。
由于这种压力太大,蒋介石只好让步。至于傅作义,他压根没掺和进这些事里。他全神贯注地在绥西后套搞水利建设,想给当地人带来好处,完全没心思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但现在他必须得插手了。1947年的时候,自视甚高的蒋介石慢慢察觉到,跟共产党对着干,远没有他想的那么容易。
这支队伍,虽然装备和管理制度都没国民党那么先进,但却有着超强的活力和魅力。就连他们的不少将领,在跟共产党打过交道后,都愿意坐下来和谈。
蒋介石心里头十分不乐意,但转念一想,又记起了那支默默无闻、差点被他遗忘的队伍。
【接受共产组织】
1947年的时候,蒋介石让傅作义当上了总司令,把华北这块重要地方交给他来管。华北那时候可是国内大家都要抢的地盘,从这里就能看出蒋介石有多看重傅作义。
那时候,国内老百姓都特别盼望和平,大家都想着赶紧结束内战,过上安稳日子。但蒋介石却不这么想,他一门心思要保住自己的蒋家天下,所以硬是不听大家的意见。
1949年1月份,那个真正受到老百姓拥护的共产党队伍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把全国都解放了。这时候,蒋介石还在那儿瞎琢磨呢,满心指望着傅作义能豁出命去给他打仗。
他压根儿没想过,待在绥西后套那么多年,傅作义亲眼目睹了老百姓数不尽的苦楚。他心里最清楚,军队稍微有点小动静,就能让好多底层百姓家破人亡。
他真不想这种事会冒出来!
因此,他决定响应共产党的号召,领着五十多万国民党将士反戈一击,投身到共产党的队伍里。
这个举动不光考虑到了众多将士,还有效地保护了国内不少文化遗址,为后来把北京定为首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等所有事情都安稳下来后,傅作义一个人走到了毛主席那儿。望着眼前平易近人的毛主席和周总理,傅作义心里头突然涌上一股子惭愧。
这些年头,国民党硬是要走自己的路,害得老百姓吃了不少苦头。看到你们,我心里真是愧疚得要命!
傅作义同志,你为了老百姓,还有国民党那些士兵,就算是被人说成不忠不义,也愿意和解。这功劳可太大了,你千万别觉得不好意思,你所做的这些,大家肯定都会记在心里的。
听完这些话,傅作义心里头那叫一个感激。接着,他们就聊开了,从世界上的事儿聊到咱们国家的情况。
傅作义同志,现在你已经是咱们共产党大家庭的一份子了,组织上得给你安排个合适的岗位。你自己心里有没有啥打算或者想法呀?
这些年,傅作义一直跟着国民党,战争场面见得多了,但他心里头始终不喜欢。他更愿意退到后面,默默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而不是再去面对那炮火连天的场景。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真是打累了。要是组织能点头,我真想回到黄河边,去好好整治一下黄河。
毛主席知晓傅作义的事迹,也了解他在黄河治理方面的才能。当他提出自己的想法时,毛主席并未提出异议。
你在黄河治理上的本事,很多人都比不上,但就这么回去可不行啊。你得当水利部部长,管起全国的水利大事来才对。
最后,傅作义决定不再领兵打仗,而是转身投向黄河岸边,继续追求他治理黄河的梦想。
1955年那次授衔,对傅作义而言,真没当水利部部长能给老百姓办实事来得踏实。也难怪毛主席会讲,这样的职位真是屈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