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别搞错了,9月30号不是缅怀,而是一场冷酷的成本核算
发布日期:2025-10-10 15:45:56 点击次数:144

别搞错了,9月30号这天,与其说是缅怀,不如说是一场全民范围的、深入骨髓的“成本核算”。

很多人觉得,纪念先烈,就是走个流程,献个花,发个朋友圈,感动一下自己,然后天下太平。

这想法,天真得像个段子。

仪式的本质,从来都不是给逝者看的,而是给活人的一记响亮耳光。它在提醒我们一个被日常琐碎磨得快要包浆的残酷事实:今天你我能在这里刷着手机,为外卖晚到五分钟而暴跳如雷,为老板画的饼而忧心忡忡,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和平日常”,它的成本清单上,写满的是别人的名字和生命。

说白了,和平就是一家公司,一百多年前,有一群最早的合伙人,拿自己的命当启动资金,砸了进去。他们没有天使轮,没有A轮B轮,一上来就是Show hand,赌桌上唯一的筹码就是命。

他们赌赢了。

于是有了我们这家叫“和平”的公司。而我们,就是这家公司的员工,或者说,是继承了原始股的N代后人。

所以你看广州搞的这个活动,什么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后人、小学生,乌泱泱一大群人,在黄花岗,在十九路军陵园,站得笔直。他们在干嘛?开年度股东大会。

只不过,这场股东大会,创始股东们永远缺席。

在场的后辈们,任务只有一个:对账。

这本质上是一场横跨百年的精神对账,我们这些后来者,每年都得拿着今天的国泰民安,去跟当年的血海深仇对一遍账本,看看是亏了还是赚了,看看我们有没有把这份用命换来的家业给败了。

对得上吗?

难说。

但必须对。

现场那个小学生的发言,其实最有意思。他说:“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这话,我们从小听到大,耳朵都快起茧了。但魔幻的是,绝大多数人,只是把这句话当成一句正确的废话,就像“多喝热水”一样,政治正确,但毫无体感。

什么时候才会有体感?

当你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商业语言时,那种刺骨的寒意就来了:

“没有当年那帮创始合伙人签订的无限连带责任的对赌协议,用全副身家乃至生命作为抵押,你今天连成为一名合格‘打工人’的资格都没有。”

一个退役军人的话,就更扎心了。他说,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凝结着无数先贤和英烈的奉献付出。这话的潜台词是什么?是“我们享受的,是他们的透支”。

我们活在他们用生命支付的“花呗”里。

每年930,就是还款提示日。提醒你,别忘了你欠着债,这债不是钱,是责任。

所以,广州这波操作,骚就骚在它不仅仅是自己搞,还拉着小学生一起。

这根本不是什么爱国主义教育。

这叫“资产交割”。

它在用一种极具仪式感的方式,把一笔沉重、无形但又至关重要的资产,交到下一代手里。这笔资产的名字,叫“历史的肌肉记忆”。

和平的钝刀子,最容易割断的就是记忆的神经。人一旦在安逸环境里待久了,就会产生一种致命的错觉,觉得安逸是理所应当的,是免费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他们会忘了,小区门口的保安,之所以能拦住推销的,是因为背后有物业和法规。我们之所以能在深夜撸串,之所以不用担心头顶上飞过什么不该飞的东西,是因为有一群人,把黑暗挡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而先烈,就是第一批挡住黑暗,甚至自己化身为墙的人。

让孩子们去现场看,去听,去感受那种庄严肃穆,不是为了让他们哭,而是为了让他们“怕”。

一种清醒的、理智的“后怕”。

让他们明白,今天能在教室里安稳读书,抱怨作业太多,这一切的“资格”,是有人用超高的“价格”买来的。成本,是命!!

这种“成本意识”,比任何说教都管用。它会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会让他们在未来面对各种糖衣炮弹、各种奇谈怪论时,心里能有杆秤。他们会本能地去衡量:鼓吹这些东西的人,他们付得起当年那种成本吗?他们配吗?

所以,别再把这种纪念活动看成是某种“过去式”的汇报演出了。

恰恰相反,它是一种“未来式”的战前动员。

它不是在总结过去,而是在预演未来。它通过反复强化一种集体记忆,来锻造整个社会面对未来不确定性时的“心理韧性”。

这就像一个格斗高手,哪怕退隐江湖,每天依然要打拳站桩。他不是为了打谁,而是为了不让自己的身体忘了怎么发力。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本质上也一样。我们搞纪念,就是整个民族在“站桩”,在“练拳”,在保持一种清醒的战斗姿态。

我们纪念牺牲,是为了不用再有牺牲。我们铭记战争,是为了永远告别战争。

这个逻辑,有点绕,但很硬核。

说到底,广州这盘棋,是在第五层。它用一场看似常规的纪念活动,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全社会精神武装。它告诉所有人,尤其是年轻人:

别以为和平是空气和水,可以免费取用。它更像你手机里的电量,你现在满格,是因为昨天晚上有人通宵给你充满了电。

而你我的使命,就是成为那个,为明天充电的人。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