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日本等辽宁舰走了才敢军演,这操作背后藏着啥?
发布日期:2025-08-22 05:15:56 点击次数:92

你说这事儿邪门不邪门?5月底中国辽宁号航母正大光明地从钓鱼岛海域路过,日本那边一声不吭。等到6月份,航母早就走远了,日本这才偷偷摸摸搞起了军演,还专门用导弹模拟攻击航母。更绝的是,这事儿到现在才敢往外说!

这不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吗?人家当面的时候不敢放个屁,背后倒是挺会叫唤。

时间差里的门道

咱们先把时间线捋一捋。今年5月底,辽宁舰正常巡航经过钓鱼岛海域,这本来就是咱们的地盘,去自己家串个门有啥问题?可日本那边却如临大敌,各种监视、各种紧张。

不过有意思的是,当时日本政府愣是一声没敢吭。你想想,平时日本媒体对中国的事儿那叫一个积极,恨不得鸡毛蒜皮都要拿出来炒作一番。这回涉及钓鱼岛这么敏感的话题,居然集体失声了?

等到6月份,辽宁舰早就离开了那片海域,日本这才开始了所谓的“反击”。出动F-2战机,在附近海域搞军事演习,还特意用空对舰导弹模拟攻击航母。你说这操作,是不是挺让人无语的?

日本的小心思

更搞笑的是,日本媒体在报道这次军演时,还特别强调了一点:故意选用F-2这种“老古董”战机,而不是最新型号。按他们的逻辑,这是想表达“对付中国航母,用不着出动最先进的家伙”。

哎呀,这脑回路真是清奇得很。如果真有这个底气,当初辽宁舰在场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动静?现在人家走了,你跳出来说“我其实很厉害的,只是刚才没发挥”,这不是典型的嘴硬吗?

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解放军在场的时候,老老实实当缩头乌龟;解放军一走,立马跳出来“找场子”。这种行为,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窝囊废”。

历史的教训还没学够?

其实日本这种怂包行为也不是没道理的。2012年那档子事儿,日本政府脑子一热,搞了个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结果呢?

那次折腾直接把中日关系搞得一地鸡毛。政治关系急剧恶化不说,经贸往来也受到严重冲击。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汽车、电子产品等支柱产业损失惨重。

数据最说明问题:事件发生后,日本对华出口连续几个月下滑,丰田、本田这些大牌子在中国的销量直接腰斩。那段时间,日本企业老板们一个个愁眉苦脸,恨不得时光倒流。

这个教训太深刻了,石破茂这些政客怎么可能忘记?

经济账最现实

咱们再说说现实一点的。中国连续多年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个分量有多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日本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已经到了“离不开”的地步。

就拿前段时间的水产品贸易限制来说吧,石破茂政府为了让中国点头同意,那叫一个卑躬屈膝。各种示好、各种低头,生怕得罪了中国这个大客户。这种态度说明了什么?说明失去中国市场对日本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你想想,如果真的撕破脸皮,中日经贸关系再次恶化,日本经济能承受得了这个打击吗?答案显而易见。

现在的中国,经济韧性更强,市场吸引力更大。日本那点小心思,在强大的经济实力面前,根本就是小丑表演。

石破茂的真实想法

所以说,石破茂这次的“事后军演”,表面上是在展示肌肉,实际上暴露的是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忌惮。

他心里清楚得很:钓鱼岛是中国的底线,真要在这个问题上硬碰硬,日本绝对讨不到好处。既想维护所谓的“面子”,又不敢承担得罪中国的后果,于是就搞出了这么个四不像的操作。

说到底,这就是典型的“又当又立”。想当英雄,又怕死;想耍威风,又怕挨揍。结果就搞出了这么个让人笑掉大牙的闹剧。

底线就是底线

钓鱼岛问题对中国来说,那就是红线中的红线。这不是什么可以商量的事儿,也不是什么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日本如果真想在这个问题上找茬,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日关系要想正常发展,前提就是日本必须老老实实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本原则。想一边挑衅中国核心利益,一边又指望着赚中国的钱?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石破茂这次的表演,看似是在对国内民众展示强硬,实际上反映的是对中国实力的深度忌惮。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操作,除了暴露自己的心虚,还能说明什么?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负的国家了。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影响力,都已经达到了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的程度。日本想耍什么小聪明,最终都只能是自取其辱。

你觉得日本这种“马后炮”式的军演,到底是想证明什么?还是说,这背后还有什么咱们没看出来的深层考量?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自己的看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