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光阴,对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俄罗斯,这个横跨欧亚的庞然大物,用铁与火走出一条路,把三大洋的入海口都差点攥在自己手里。可如今,看看地图,会发现俄罗斯那些曾经打下的“大江大海”,如今全堵成了瓶颈。为什么辛苦打拼了上千年,最后还是连出海口都守不住?俄罗斯是倒了什么霉,还是敌人太狡猾?别急,这可不是简单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事。
话说俄罗斯,你可以叫它“老虎”,但这只“老虎”成长路上却总碰“大灰狼”。西边的瑞典,南头的土耳其,东面的中国,历史上一茬茬强邻,总像踩了俄罗斯尾巴似的。可俄罗斯也不是省油的灯——逢场作戏、挑拨离间、打打停停,把这些对手掰了一个遍。有人说,俄罗斯最擅长的不是打仗,而是“熬”——熬到对手互掐,自己坐收渔利。可偏偏就在这样的“熬”里,留下了无数悬念和败局:千辛万苦打下的海参崴,今天真能随便进出太平洋?南下黑海,俄罗斯还能撒野几时?越想争个出海口,局面却越像被掐断了水龙头,实在让人捏把汗。
我们不妨倒推回去,看看俄罗斯这一路有哪些奇招。最早,9世纪的斯拉夫人,不打不相识,把北欧来客“瓦良格”请到诺夫哥罗德,夺下了老基辅。那个时候的俄罗斯,更像个摔跤少年,自己扳不动对手,还得拉外援搭把手。维京人崛起后,留里克家族碰上蒙古铁骑压境,结果基辅罗斯四分五裂,莫斯科借着地理优势默默壮大。普通老百姓怎么看?上千年来,东欧平民的日子就是“莫斯科轮流坐庄,谁上头城税谁收”,动荡成了生活的“新常态”。
各方怎么说呢?东边的邻居觉得俄罗斯“狼性十足”,野心不止;西方看着它像个“不安分的大块头”,手伸的太长,欠收拾。俄国自己则说:“我们也只是自保,没有出海口早晚被人闷死。”谁对谁错?谁也说不清,但老百姓更关心:明天的生活到底稳不稳?
表面上,俄罗斯每次扩张好像顺风顺水,历史上的地图一扩再扩和气吞万里的样子,说出来让外人眼热。但千万别被表面骗了,有多少风光背后,其实暗藏多少心酸。比如被蒙古钦察汗国统治时期,俄罗斯各公国领头的都靠“买官卖爵”和给汗国“送钱送粮”苟活。收税虽然油水不少,但背后得看主子的脸色,稍有不慎就得提头来见。
后来,打土耳其十二战,似乎拿下了黑海出海口。可你以为打下来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内外交困,战后经济搞得一团糟,人口死伤惨重。最闹心的还是那堆小汗国分裂后,莫斯科光是花几十年时间扑灭战火,一边收地一边安抚人心,有时候,刚吃下去的地又容易呕出来。
近现代以来,地理红利越来越难享受。看看21世纪的海参崴,一口太平洋出海口却被日韩美锁龙井;波罗的海,瑞典芬兰直接插进了北约,俄罗斯的舰队连动一动都得“报备”,好像跳广场舞还要队长批准。黑海更别提,博斯普鲁斯海峡管控越来越严,想晃出去的军舰不是回头路,就是堵在岸上看日落。
有人说,俄罗斯这不是自作孽吗?你打这么多仗,树这么多敌,邻居家小孩都被你吓哭了,谁会放心让你自由进出海口?还真有俄罗斯支持者坚称:“我们这是被围堵、被打压!”但也有人讽刺:“你本事再大,邻居要是门都不让开,你也出不去。”局面就是这样,你一拳我一脚,好不容易下了棋盘,又被人推回冷宫。
正当大家觉得俄罗斯今天就是“江河日下”,一下就被时代抛到边缘,这只北极熊却突然上演了“惊天大翻身”。地缘政治变局、能源博弈、乌克兰危机……全是出奇制胜的老套路翻新。最近一轮北约东扩,瑞典芬兰两国闪电加盟北约,俄罗斯周边安全压力陡增,反而让俄罗斯抓住机会,把“安全焦虑”当成了国内新团结的口号。西方真正想封死俄罗斯大门,俄罗斯却调转枪口,高调宣称“亚太发展优先”,对中国东盟抛出橄榄枝,拉着印度伊朗搞大宗商品。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府,家道中落却突然玩起“联合自强”。
社会舆论也发生巨变。俄罗斯民间开始玩“新地缘政治梗”,比如网络上热传一张涂鸦地图——“我们有西伯利亚的秋裤,有北极的熊,有自己的出海口——冰窟窿”!调侃自己出不去,也顺便讽刺对手的围追堵截。反转来了,原来世人都忽略了俄罗斯真正的底牌——超强的“内生抗压能力”。不信就看几百年来的反复折腾,俄罗斯总是最后那个“倒下又爬起”的角色。
就算表面上俄罗斯又玩出一手“新团结”,但细看国境外的围堵越来越紧,内外危机都没解除。欧洲北约步步紧逼,黑海口子愈发堵死,太平洋方向加强美日韩三方合作,连北极通道西方也开始整合作战指挥,俄罗斯被“堵出新境界”。内部经济还要应对制裁与通胀,粮食能源再多,卖不出去也是死结。
本以为转向亚洲就能顺风顺水,可现实比理想骨感太多。中俄贸易虽有进展,但俄方期待的“全新出海口”并没实现。中东的能源盟友也各怀心思,关键时刻想拉一把,可很多事还得自家人顶上。一旦遇到外部新麻烦,比如疫情压力、管道爆炸、产能恶化,瞬间又变回“原地打转”。俄罗斯曾梦想靠熬和转圜过关,但全球接力式围堵,比历史上任何一次都要棘手。
各方分歧越来越深。美国欧洲说要靠经济司法双管齐下,彻底让俄罗斯“待在家里反省”;俄罗斯痛斥西方“穷追猛打”,誓言要活成自己的样子。中立第三方国家一看,笑称“刚哥又掉进老坑”。各国争论声浪高涨,谁也说服不了谁,问题反而越扯越大。
说起来也简单,俄罗斯“千年出海梦”就像一碗慢慢烧的煮面,本以为马上能捞起一碗筋道面条,结果每回都被卡壳,变成面糊糊。有人夸俄罗斯不服输、敢拼敢打,把围堵当蘸水、把危机当辣条吃。可要说真本事,光有硬气和胆量行吗?周边邻居越来越多,门口全钉了新锁,这家伙的“面条”想下锅还真不容易。
再想一想那些“强辩”,说俄罗斯天生就是“对抗型性格”,从历史上就“被世界针对”。其实不就是自己太爱伸手,邻居们才怕你?如果再继续死磕,恐怕未来连锅都没得烧。
俄罗斯耗了一千年开了海口,结果现在反倒连家门都快出不去了。有人说全怪邻居不给面子,也有人觉得就是自己太爱找事。你觉得俄罗斯是真被“欺负”,还是给自己造了个大坑?要是你站在中国的角度看,是继续担心俄罗斯安全吗,还是该默默观察,看这头“北极熊”接下来还咋折腾?欢迎评论区正反来battle——到底是被围堵还是自找没路,谁说得更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