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95后深圳年赚200万的道理你认同吗?
发布日期:2025-08-07 06:37:32 点击次数:148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老同学去年赚了200万,告诉我一些很深刻的道理。

他95后,坐标深圳,去年赚了200万。我把他说的话整理成干货,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有帮助!

95后,在深圳,一年200万。听着像天方夜谭?我起初也不信。直到他坐在我对面,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把烟灰弹进矿泉水瓶里说:“这钱赚得不算难,难的是把几个笨道理嚼碎了,天天做。”

他不是搞直播的,也不是炒房的。就做一件事:帮小工厂拍产品短视频,对接采购商。听着普通吧?但他把这事儿做透了。

第一句,他说:“别贪多,一口吃不成胖子,但一口一口吃,总能吃饱。”

刚起步时,有人劝他“多赛道布局”,今天接餐饮的单,明天做服装的号。他没听。就盯着珠三角的中小型制造工厂,专拍五金件、模具、小家电这些“土产品”。

“你知道工厂老板最缺啥?”他问我,“不是花里胡哨的文案,是有人能把他们的零件拍清楚,告诉采购商‘这玩意儿结实、精度高、能省30%成本’。”

他团队就3个人,他负责谈客户,一个人拍视频,一个人对接采购平台。不接超过能力范围的单,宁肯推掉10万的大单子,也把3万的小单子做扎实。“做砸一个,坏了名声,十个单子都补不回来。”

第二句,他说:“钱要赚在明处,更要赚在‘回头处’。”

有次一个工厂老板想压价,说“别人给8000,你为啥要1万?”他没争,拉着老板算账:“我拍的视频,会标清楚材质、公差、适配机型,采购商一看就懂,不用你天天解释。上个月给张老板拍的,两周就来了3个询价的,他付我1万2,现在赚了多少?”

老板没话说,签了单。更关键的是,他会跟客户说:“视频发出去,后续有采购商联系,我帮你对接,不收额外费用。”就这一句,去年60%的客户是老客户介绍的。

“一次性的钱,赚完就没了。让客户觉得‘找你不亏,还能赚’,这钱才会追着你跑。”

第三句,他说:“圈子别乱混,朋友要‘筛’。”

他微信好友就300多人,半年清一次。“那些整天喊你喝酒、问你‘能不能免费帮个小忙’的,留着干啥?浪费时间。”

他手机里常联系的,就两类人:一类是工厂老板,知道哪里有好货、哪里缺订单;一类是采购商,清楚市场需要啥、价格卡在哪。这两类人,他逢年过节不发祝福语,就发“最近帮XX厂拍了个新零件,精度比同行高5%,你要不要看看?”

“信息差不是天上掉的,是跟对的人聊出来的。300个无效好友,不如3个能给你递消息的人。”

第四句,他说:“别怕摔,摔了就扒拉扒拉土,接着走。”

去年有个单子,他拍的视频数据很差,客户要退款。他没扯皮,当场退了一半钱,然后拉着团队看视频:“问题在哪?镜头太晃,没突出产品的耐磨点,文案太啰嗦。”

第二天他带着设备,蹲在工厂车间拍了一整天,把零件往地上摔、用砂纸磨,就拍“抗造”两个字。新视频发出去,一周就帮客户接到了单。客户后来又加了5万的预算,说:“就冲你这态度,以后我的单都给你。”

“谁没搞砸过事?”他笑了笑,“怕的是搞砸了就躲,或者怨天尤人。普通人想往上走,靠的不是一次做好,是每次都比上次好一点。”

临走时,他说:“300万听着多,拆开来,就是一个个单子攒的,一个个客户信得,一次次错了改的。没什么秘籍,就是别想太多,把眼前的事做扎实。”

我突然明白,那些看起来“运气好”的人,不过是把“别贪多、顾回头、筛圈子、不怕摔”这些简单道理,当成了日常。

普通人突围,从来不是靠突然踩中什么风口,而是把一个个“笨办法”练熟了,练到别人懒得做、做不到,机会自然就来了。

就像他说的:“路是一步步走的,钱是一点点赚得。急啥?稳着来,比啥都强。”

友情链接: